六卷,宋趙彥肅著。趙彥肅號復齋,其書故名。大旨在依象數以求理, 言象數以六爻為主。以為先圣作《易》,有畫而已;后圣系其辭,一言一字皆自畫中來。其說與朱熹不合。故《語類》謂其說太精,取義太密,或傷簡易之旨。《通志堂經解》本。此書大旨,欲緣《易》之象數,以求義理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出:“彥肅所著有《廣雜學辨》、《士冠禮婚禮饋食圖》,皆為朱子所稱。惟論《易》與朱子不合。故《朱子語錄》謂其為說太精,取義太密,或傷簡易之趣。
【臣】等謹案:復齋易說六卷,宋宗室趙彥肅撰。彥肅字子欽,復齋其號也。嘗舉進士,掌寧國軍書記,調秀州推官,移華亭縣丞,攝縣事,以內艱歸。趙汝愚奏薦為寧海軍節度推官,旋病卒,蓋朱子薦之汝愚也。彥肅所著有廣雜學、辨士冠禮、婚禮饋食圖,皆為朱子所稱。惟論易與朱子不合,故朱子語録謂其為說太精,取義太密,或傷簡易之趣。然彥肅說易,在即象數以求義理,以六畫為主,故其言曰:先聖作易,有畫而已。後聖繫之一言一字,皆自畫中來。譬如畫師傳神,非畫煙雲草木比也。然則彥肅冥思力索,固皆研搜爻義,務求其所以然耳。其沈潛於易中,猶勝支離於易外矣。
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3冊?經部07?易類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綿莊,號青溪,上元人。是編因桐城方苞《緒論》,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。一曰正義,諸說當於《經》義者也。二曰辨正,訂異同也。三曰通論,謂所論在此而...
《周易辨畫》清連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釋《易》,專就卦畫為之詳辨,雖或不免附會之失,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書大旨,謂一卦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部42?易類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?...
內容簡介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周易集注 底本出處: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: 易經來注圖解 參校版本: 作者: 明 來知德 初次點校: 未點校 創作年代: 不...
《周易傳注》七卷。清李塨(1659—1733)撰。塨字剛主,號怒谷,河南蠡縣人。康熙舉人,曾游學南北,與萬斯同交往,晚年授通政學士。師承顏元之學,時稱“顏李學派...
《周易經傳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經傳集解》傳世,其易學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數的運用,雖為其易學的重要特色,但義理思想仍為主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鑒(1190-258)編。哲學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鑒字子明,朱熹長孫,以蔭補迪功郎,官至湖廣總領。見《閩中理淵源考...
《周易象辭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尋門馀論》·二卷、《圖書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四庫提要國朝黃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說《易》力辟陳摶之學。...
清)朱軾撰《周易傳義合訂》全文在線閱讀[/caption] [清]朱軾撰《周易傳義合訂》介紹 〖周易傳義合訂〗十二卷。清朱軾(1665—1736)撰。軾字若瞻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