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葉八白易傳〗(一名《八白易傳》)十六卷。明葉山(1504-?)撰。葉山字八白,里籍不詳。據作者自序;十歲始讀《周易》,越十年能壓學究語。嘉靖二十二年(1543)從鹿田精舍見楊誠齋(萬里)《易傳》而讀之,因自著《八白易傳》十六卷,然屬未定之稿,以后反復修改,葉氏有《重改易傳序》二篇、《改錄易傳序》一篇可證,至嘉靖三十九年定稿謄清,藏之石匱,可見其為學之不茍。此書專釋六十四卦卦辭、爻辭,對《彖》、《象》、《文言》等《十翼》沒有涉及。大旨以《誠齋易傳》為主,出入子史,佐以博辨,實為借《易》以言人事,非盡為經義而作。其體例先列卦辭、爻辭原文,再加“葉子曰”三字進行解說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謂此書所言“往往可以昭法戒”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。
【臣】等謹案:《葉八白易傳》十六卷,明葉山撰。山字八白,里貫未詳。朱彞尊經義考引張雲章之言曰:八白本末無所考見,詳其自序,當是一老諸生。是書屢易其稿,自序凡四,其畧云:予十歲讀周易,越十年,能厭學究語。又十四年,為嘉靖丁卯。又六年,從鹿田精舍見楊誠齋易傳。又九年,為今壬子云云。再序題癸丑六月,三序題丁己三月,四序題嘉靖三十九年七月。攷壬子為嘉靖三十一年,由壬子逆數十六年,當為丁酉。嘉靖無丁卯,序云丁卯者,蓋傳寫誤也。書始于壬子,迄于嘉靖三十九年,為庚申,凡九年而成。以自序年月考之,山當生于弘治十七年甲子,至庚申書成,時為五十七歲。其書專釋六十四卦爻詞,而於彖、象、文言、十翼皆不之及。大旨以誠齋易傳為主,出入子史,佐以博辨。蓋借易以言人事,而不盡為經義之所有。易道廣大,無所不包,即其所言,固往往可以昭法戒也。
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32冊?經部26?易類
注:64卦每卦符號後,【坤下坤上】為後加
《周易辯錄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辯錄〗四卷。明楊爵(1493—1549)撰。楊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號解山。陜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進士,授行人。歷官山東道監...
內容簡介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...
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。二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大旨,以《十翼》為孔子所作,學《易》者當以此為主,因取明高攀龍《周易孔義》之名,別加纂集;所錄古今《易》說無...
[宋]都絜撰《易變體義》書籍介紹 〖易變體義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潔撰。潔字圣與,江蘇丹陽人,紹興進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總領,知德慶府。潔父都郁。字子...
《周易象辭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尋門馀論》·二卷、《圖書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四庫提要國朝黃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說《易》力辟陳摶之學。...
《周易經傳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經傳集解》傳世,其易學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數的運用,雖為其易學的重要特色,但義理思想仍為主...
[明]林希元撰《易經存疑》介紹 〖易經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貞、號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屬廈門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進士,授大理評事。歷官廣東提學...
[宋]楊簡撰《楊氏易傳》書籍介紹 〖楊氏易傳〗二十卷。南宋楊簡(1141-1225)撰。簡字敬仲,浙江慈溪人,乾道進士,官富陽主簿,會陸九淵,問答有契,遂定師徒...
《讀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齋讀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華,號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萬歷十一年(1583)進士,歷官御史,謫廣東布政司...
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點校說明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2冊?經部16?易類 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四庫...